真如老師/

關於讚頌內涵的部份,有一個竅門就是對師父祈求。因為師父每次唱的時候,有的時候師父是合掌的,能感覺到師父身語意的那種莊嚴肅穆的神情,非常非常地莊嚴,他是用這樣的心來唱讚頌的。那種感覺應該有點像他在佛前,還有在供燈的時候那種樣子,非常非常莊嚴。怎樣去體會在讚頌裡面的那一點點東西?文字所能表達的也是有限的,最主要的就是要跟師父好好祈求,祈求祈求,你的心就能夠慢慢地體會到深一點的東西。當然這最主要的還是以好好學廣論為基礎的,然後慢慢地就能聽出弦外之音。

我們在祈求的時候,境相明不明顯不是最主要的,一開始下功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內心是否虔誠、猛利,祈求是否至誠,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!如果我們的祈求是很至誠的話,內心慢慢就脫離很多紛擾或者你所牽掛的各種事情,就一心皈投依靠三寶。所謂的一心就是沒有其他的心,就很純的一顆心依靠三寶。當在這種祈求中越來越深的時候,你會感到心靈的一種美感,就是一種緣到佛菩薩生命所感受到的那種祥和、喜悅,有的時候是震撼,有的時候是清澈,非常地清澈、光明。總之在祈求中我們淨化自己、我們提升自己!怎樣架著一座橋去看佛菩薩?祈禱的心、祈求的心就是一座彩虹的橋!當我們走上它的時候,就會看到自己心中的佛菩薩。但是看到的時候不要對佛菩薩的相過份地執著、心裡過份地狂喜,後來就整天耽著在這個相狀上,忽略了內心作善的努力,這樣的話是不如法的!不能忽略內心裡對佛菩薩的祈求。祈求什麼?三事求加!一定要注意對整體道次第的這種祈求,不要祈求某一段的,或者乾脆三世怨;最好祈求從親近善知識起到止觀雙運、密續的所有成就,願我沒有障礙地成就,最好祈求一個全圓的道次第。這樣的話,一個因種、一個因種下去,在生生世世的努力中它成熟回來也是這樣的。

祈禱完之後會有一種周身很透脫、內心很聖潔的感覺,好像人活在世上也沒有那麼多事情,很簡單,該做什麼就做什麼,好像也沒有那麼多罣礙。在那種心境中會一直想,實際上如果去真實地獲得如佛陀所承許的證道的哪怕一點點功德,當我們內心嘗到一點點的時候都會有無比的喜悅和滿足。那為什麼苦苦地在輪迴中流連和受苦呢?為什麼陷死在六根對六塵它所現起的見解和感覺中不能自拔呢?當我們內心緣到上師三寶的時候,會有一種迥脫凡塵的感覺,好像心內一點塵埃都沒有,覺得面對聖顏,獻出我的一片虔誠。那個時候會覺得天地間都乾乾淨淨的,每個人都很乾淨,沒有什麼是非爭鬥,只有一種越來越深的虔誠、越來越深的純淨。但是如果在這種狀態下,你的內心就浸沉在這種純淨的感覺中自我享受的話,那是要被破斥的。因為如果去享樂而沒有去修行的話,沒有勇猛地用自己相對穩定一點的心去造善業的話,實際上這樣的祈求還是有點耽著在樂受中,並沒有修行!修行不是一種耽著在享受中的狀態,心有一種大力、堪能去不停地造善、不停地造善,緣的境界越來越廣、越來越深,像後面講的,所緣的行相要很清楚,內心中的意樂要很猛利,心要不撓動。這幾點要在祈求的時候反覆地觀察,觀察它有一個平衡的狀態。

每個人消磨自己聲音的特色,融入一個共同所唱的,不要各自顯發各自聲音的特色,而是融入到一種共同唱的美妙的合聲裡邊,這個時候的音樂是最美的!如果各自都突顯各自的話,就會七零八落,到處都是刺、突出的東西,完美的合唱就不見了。透過聲音顯示出內心的和諧、內心的和合!

永永遠遠,我對自己最深的希望就是做一個令他非常非常歡喜的弟子,能夠了解他的心意,能夠承擔他的事業,這種心願盡未來際都不會改變,而且一生比一生會更加堅定。無論我變成什麼樣的人,我的心願希望在我的心續裡永遠都不墜落、永遠光明、永遠那麼強烈和熾盛!